可我觉得如果当凉茶卖的话,其实也不用放那么多药材。毕竟我是卖水,也不是卖药。我卖五分钱一碗,少放点药材,虽然效果不会像昨天那么立竿见影,但肯定也是有效的。您觉得这样行吗?”
“行!怎么不行!”王金英点头附和着。
同时也在心里感叹,昨天自己是沾了人家孩子大光了!
于是她更加的积极:“小欣,这五块钱先放在你这儿,以后我每天来拿的水,你都从这钱里面扣。扣完了我再给。你要是有空现在就多泡一些出来吧,我去给你宣传宣传!”
她说着,拿起水壶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桌子上的五块钱,宁欣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不能相信她的生意就这么开张了?
要是她去做学徒工的话,一个月才二十二块钱,就这么一下,她得了一周的工资!
宁欣顿时来了精神。
她先接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烧着,然后去花池里摘了茉莉和薄荷。心里琢磨着下午有空的时候她得去卫生院旁边的中药房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做凉茶的药草?
毕竟如果真的做生意,总不能只卖这一样茶。
适合婴幼儿的,适合成年人,老年人,甚至孕妇的各种茶方,汤品,她的脑袋里记了那么多,总能找出几样合适的一起来卖。
对了,还得去买些杯子和碗儿,家里的暖瓶也不够,要是能买到一个大保温桶就更好了……
宁欣手里不停,脑子里更是飞快的运转着。
她原本以为王金英所谓的宣传只是在街坊四邻里说一说,大家总还是要观望一下。
她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营销措施,甚至琢磨着要不要搞个免费试喝啥的。
结果,她一壶水没有烧开,已经有络绎不绝的人走了进来。
每个人进来后都是一句话:“小欣啊,把你爸教你配的凉茶给我来一碗儿。”
作者有话说:
大家的留言我看到了,放心吧,上架后会努力更新的。保证日六,我再努努力多存点稿子,争取日九。
第9章
宁家的房子是祖产,运动后退还的,所以他们是独门独院。
可这条街上并不是每一家都能住得如此宽敞。
像王金英他们家虽然住在宁家的正对面,却是一个小杂院。院子里带着他们家一共住了四户人。
昨天晚上她巴巴的从宁家当宝贝一样端回了一碗水,院子里的人就都看见了。
今天这一大早的,又见她去要了一壶,难免就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所以她一回院儿,在水管跟前洗漱的邻居就好奇的开始打听。
王金英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将那凉茶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的。
王金英是街道上有名说话嘴皮子利索的,她说点什么大家听着可能多少还会打个折扣。
可眼看着刘师傅从屋里出来,张口就问:“那凉茶要来了吗?”
邻居们就惊讶了。
刘师傅可是个少言寡语的,平时不主动和他说话,他能一天都不吱一声。
这一张口就要凉茶——显然说明这茶确实有点用。
更何况宁师傅在邻居们的心里也是威望极高的。
谁不知道他是个有能力,有脑子还有眼光的?
一个穷乡下孩子能靠着自身的本事,二十几岁就给自己置办出了那样一份产业,这还不是能人?
可不仅如此,人家的头脑还那么清醒。
将饭馆交出去,在那么一场运动中能保一家平安,这没个好脑子,大魄力,一般二般的人谁能做到?
所以,大家说起宁师傅除了叹一声他命不好之外,对他的眼光能力都是很认可的。
既然这是宁师傅专门帮他宝贝女儿求的养身方子,那必然是极好的。
于是,在宁欣不知道的时候,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差不多整个街道的人都知道了。
一碗凉茶五分钱,虽然都快赶上一瓶汽水的价格了,可一般家庭也并非拿不出来。
愿意去试一下的人接踵而至。
宁老太太买完菜回来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家门。
一拐过影壁墙就见在她家小院的葡萄架下,放了好几个小板凳,大人小孩儿围了一堆。
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捧了一个碗或者杯子,里面放着他们家的凉茶。
大家有滋有味的喝着,相互聊着天,小孩儿在他们的周围玩闹着,搞得跟在开什么茶话会似的。
宁老太太有点懵,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她快走了两步,想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就看到孙女捧着家里的大搪瓷缸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看到她,孙女像是看到了救星,急切的喊:“奶奶,你可回来了!”
那眼神就像是一只看到了亲人的小动物。
宁老太太连忙走了过去,悄声的问:“小欣,你这是在干啥?”
宁欣也来不及和奶奶解释,只能快速的说:“奶,你赶紧去王姨家里帮我摘点茉莉和薄荷叶回来,咱家的都让我薅秃了。别的事等你回来我慢慢跟你说。”
她说着,快步走到了正屋屋檐下摆着的那个长条桌跟前,冲那边拿着空碗等待着的几个人歉意的说道:“嫂子,让你们久等了。这水有点烫,你们把碗放桌上等等,晾凉了再喝。”
--
“行!怎么不行!”王金英点头附和着。
同时也在心里感叹,昨天自己是沾了人家孩子大光了!
于是她更加的积极:“小欣,这五块钱先放在你这儿,以后我每天来拿的水,你都从这钱里面扣。扣完了我再给。你要是有空现在就多泡一些出来吧,我去给你宣传宣传!”
她说着,拿起水壶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桌子上的五块钱,宁欣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不能相信她的生意就这么开张了?
要是她去做学徒工的话,一个月才二十二块钱,就这么一下,她得了一周的工资!
宁欣顿时来了精神。
她先接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烧着,然后去花池里摘了茉莉和薄荷。心里琢磨着下午有空的时候她得去卫生院旁边的中药房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做凉茶的药草?
毕竟如果真的做生意,总不能只卖这一样茶。
适合婴幼儿的,适合成年人,老年人,甚至孕妇的各种茶方,汤品,她的脑袋里记了那么多,总能找出几样合适的一起来卖。
对了,还得去买些杯子和碗儿,家里的暖瓶也不够,要是能买到一个大保温桶就更好了……
宁欣手里不停,脑子里更是飞快的运转着。
她原本以为王金英所谓的宣传只是在街坊四邻里说一说,大家总还是要观望一下。
她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营销措施,甚至琢磨着要不要搞个免费试喝啥的。
结果,她一壶水没有烧开,已经有络绎不绝的人走了进来。
每个人进来后都是一句话:“小欣啊,把你爸教你配的凉茶给我来一碗儿。”
作者有话说:
大家的留言我看到了,放心吧,上架后会努力更新的。保证日六,我再努努力多存点稿子,争取日九。
第9章
宁家的房子是祖产,运动后退还的,所以他们是独门独院。
可这条街上并不是每一家都能住得如此宽敞。
像王金英他们家虽然住在宁家的正对面,却是一个小杂院。院子里带着他们家一共住了四户人。
昨天晚上她巴巴的从宁家当宝贝一样端回了一碗水,院子里的人就都看见了。
今天这一大早的,又见她去要了一壶,难免就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所以她一回院儿,在水管跟前洗漱的邻居就好奇的开始打听。
王金英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将那凉茶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的。
王金英是街道上有名说话嘴皮子利索的,她说点什么大家听着可能多少还会打个折扣。
可眼看着刘师傅从屋里出来,张口就问:“那凉茶要来了吗?”
邻居们就惊讶了。
刘师傅可是个少言寡语的,平时不主动和他说话,他能一天都不吱一声。
这一张口就要凉茶——显然说明这茶确实有点用。
更何况宁师傅在邻居们的心里也是威望极高的。
谁不知道他是个有能力,有脑子还有眼光的?
一个穷乡下孩子能靠着自身的本事,二十几岁就给自己置办出了那样一份产业,这还不是能人?
可不仅如此,人家的头脑还那么清醒。
将饭馆交出去,在那么一场运动中能保一家平安,这没个好脑子,大魄力,一般二般的人谁能做到?
所以,大家说起宁师傅除了叹一声他命不好之外,对他的眼光能力都是很认可的。
既然这是宁师傅专门帮他宝贝女儿求的养身方子,那必然是极好的。
于是,在宁欣不知道的时候,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差不多整个街道的人都知道了。
一碗凉茶五分钱,虽然都快赶上一瓶汽水的价格了,可一般家庭也并非拿不出来。
愿意去试一下的人接踵而至。
宁老太太买完菜回来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家门。
一拐过影壁墙就见在她家小院的葡萄架下,放了好几个小板凳,大人小孩儿围了一堆。
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捧了一个碗或者杯子,里面放着他们家的凉茶。
大家有滋有味的喝着,相互聊着天,小孩儿在他们的周围玩闹着,搞得跟在开什么茶话会似的。
宁老太太有点懵,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她快走了两步,想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就看到孙女捧着家里的大搪瓷缸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看到她,孙女像是看到了救星,急切的喊:“奶奶,你可回来了!”
那眼神就像是一只看到了亲人的小动物。
宁老太太连忙走了过去,悄声的问:“小欣,你这是在干啥?”
宁欣也来不及和奶奶解释,只能快速的说:“奶,你赶紧去王姨家里帮我摘点茉莉和薄荷叶回来,咱家的都让我薅秃了。别的事等你回来我慢慢跟你说。”
她说着,快步走到了正屋屋檐下摆着的那个长条桌跟前,冲那边拿着空碗等待着的几个人歉意的说道:“嫂子,让你们久等了。这水有点烫,你们把碗放桌上等等,晾凉了再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