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想一想,虽然有点儿对不起纳兰小山,但私心以为,当前的结果似乎更不错一些。
    说到纳兰小山,我看到很多评论,说留他一命吧,好好教导北疆王去。
    但,我觉得,自古美人如名将,不可人间见白头。
    “传奇”之所以是传奇,不仅生前牛逼,死后也让人为之铭记。
    我想,即便是纳兰小山本身,他也愿意这般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不是最终缠绵病榻,死于胆囊炎,或者糖尿病……
    多憋屈不是?
    他的性格,可不愿意受太多的憋屈。
    毕竟他小时候,已经很憋屈了。
    是的,我喜欢这样的纳兰小山,甚至在十年前,还没有创作苗疆蛊事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能够成为这个奇男子,纳兰小山……
    为什么是十年前……
    哈哈,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今天不谈文章和预告了,毕竟我在最后一章的时候,点了几下,大家有的人看懂了,有的人没看懂,不过没关系,我们至少还有五卷的内容,讲完小木匠的传奇,或者更多一些,而关于民国七位奇人的故事,似乎还可以有更多更多的篇幅,因为上一代的牛逼货纳兰小山都这么有意思,后面纵横时代的那些人,又怎么可能逊色多少呢?
    要知道,一个春秋,一个民国,都是最混乱无助的年代,也是最生机勃勃的年代,无数种的思想潮流冲击,造成了大师无数……
    后面的,更好看呢,大家坐好,我们慢慢来。
    第六卷 龙虎争鸣
    《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第一章 戴斗笠的男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黔桂交界的荔波县城外,有一处小七孔石桥,风景秀美,以“绿”、“幽”、“奇”著称,桥下是波光粼粼的响水河,河水碧绿清澈,六十八级层次分明的瀑布在河上显得格外小巧玲珑;水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而与山泉汇合,时而与飞瀑拥抱。
    两岸林木遮天蔽日,让人感觉俨然进入了人间仙境。
    而过了桥,便是桂省境内。
    因为是两省交界之处,自然也是交通要道,离小七孔石桥不远处,有一个茅草棚的小凉亭,里面有一个卖茶的摊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十来岁的孙女在卖茶水。
    茶自然不是什么好茶,都是些茶叶梗子,不过水却很不错,是从附近卧龙潭里面打来的。
    那卧龙潭里水质清澈,深处有一片碧绿毫光,据说有一条青龙倒卧,故而称之为“卧龙潭”,乡人多有讹传,许是说书多了,便说此处便是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先生遗冢,还有诸多旁证,说的人还头头是道,却不知此地在三国时期,根本就还只是一片蛮荒之地。
    不过不管牛吹得朴不朴素,跟水质无关。
    那卧龙潭里面的水质是极好的,煮出来的茶甘甜清冽,清凉解渴,对于行路的脚夫和商人们来讲,那是最爱。
    特别是酷热时节,这亭子总会坐满了人。
    这一日中午,太阳极毒,蝉儿都没有力气鸣叫了,吱吱两声便开始了装死,而路过的行人们都贪这草棚以及周围树木林荫的凉快,都聚在了这儿歇脚,等着该死的日头稍微落西边一点儿,没有那么吓人了,再去行路。
    那茶棚亭里聚了四五伙、十余人在喝茶,而除了卖茶水,老头儿还兼着售卖一些粑粑和西瓜。
    众人乘着凉,聊着天,倒也不觉得有多么难熬。
    有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讲起了滇军重整,似乎又要打仗了,大家围着他问,听完之后,都有些忧心忡忡。
    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上面的人打生打死,这个主义,那个声明,又有什么主张、北伐之类的,小民们自然是听不甚懂的,但却知晓这一打仗啊,纳钱纳粮且不说,说不定还要被强征了去,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而就算是留在家中,要是碰到那些败兵,那更可怕,败兵如匪,杀人抢劫,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这世道,当真没得活了。
    大家抱怨一顿,一个跟卖茶老头熟悉的行商冲着老板笑,说徐老倌,你孙女许人家没有啊?看着也差不多了,还不赶紧把她嫁了?要不然等你这把老骨头哪天不行了,她可怎么办哩?
    徐老倌不说话,旁人却笑着对那行商说道:“赖老二,瞧你那点儿心思,翠儿也是你惦记的?你家里面都有个母老虎了,未必还能把翠儿娶回去不成?”
    那行商听了,快活地笑道:“嘿,要是翠儿答应了我,我回去,就把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老虎给休了。”
    众人怂恿,哈哈大笑起来,而卖茶老头则赶忙拱手,说赖老板您就别说笑了,我家孙女还小,不急,真要是我死了,就让她继承我这茶摊子,回头大家多多照顾生意,别让她受人欺负便是了。
    大家都点头,说要得,要得。
    这时草棚角落处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好几下之后,却是咳出了血来。
    旁人纷纷吓到了,问她旁边那个孔武有力的络腮胡汉子:“喂,这是个啥病哦,莫非是肺痨哦?要是那个,赶紧走远点儿呀……”
    --

章节目录

民国奇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南无袈裟理科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无袈裟理科佛并收藏民国奇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