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昔豫气得浑身发抖,可跟一个老婆子吵嘴,显然说不过去。
府衙的衙役和师爷来了,挨家挨户统计状况,杨昔豫顺着杆子下,没有再继续堵路,钻进马车离开了。
黄阿婆不擅应付衙门,叫了儿子出来,自个儿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去休息了。
这一出,自然也添进了茶博士们的说辞里。
京城多少年没有受过这么大的灾情了,茶博士们张口一说,就是各种故事。
有细细讲解火情的,有讲遇难的百姓生平的,也有讲昨夜救火冲在最前面的小公爷,和不辞辛苦的各位大夫的。
也讲到了北三胡同,顾姑娘拦下要逃难的邻居,几句话激起众人血性,整条胡同投入救灾。
素香楼里最热闹。
有客人听得热血沸腾,连声夸赞顾姑娘临危不惧、巾帼不让须眉,引的众人连声附和。
可在一片附和声中,另有一书生阴沉着脸,骂了句:“无知小儿。”
“你说什么?”
书生站起身,高声道:“都道是水火无情,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安然无恙才是最要紧的。
原本胡同里百姓都要避难去,顾姑娘一意孤行拦下了,这亏得是灭了火,万一没灭呢?那么多邻里性命,岂不是毁在她一张嘴上?
要是北三胡同一并烧了,你们还会在这里夸什么巾帼不让须眉?
分明是头发长见识短,逞一时威风,枉顾性命!”
书生说得慷慨激昂,几句话下去,大堂里霎时间静默下来。
隔了会儿,才有人梗着脖子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书生嘿嘿笑:“明知继母身体有恙,却拒绝回侍郎府静养,顾姑娘真是良善人啊!”
此话讥讽之意满溢。
见大堂里的客人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书生得意极了,正欲再说些什么,却听见楼梯上传来几声鼓掌声。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
二楼下来的两人皆是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一看就是簪缨子弟。
那是小王爷孙恪和程晋之。
小王爷鼓了掌,抽出腰间折扇啪的打开,似笑非笑道:“高见,真是高见!原来在你眼中,逢难时不图救援,反而如鸟兽散逃跑才是正途?”
程晋之一脸不忿,道:“昨夜火情,原本只是北一胡同一户人家做白事起火,只要救得及时妥当,根本不会酿成大祸。
可那家人不止没有救火,也没有叫醒左右邻居,反而一溜烟跑了,这才耽误灾情,以至于死伤数十人,损屋损财无数。
大火烧起,最初反应过来的胡同百姓奋力救火,坚持到城防营和府衙抵达,附近胡同的邻居连夜赶来救助,才能渐渐控制火情。
若无这些勇敢的百姓,若无像顾姑娘那样在众人犹豫迟疑时提点一句的领头人,别说北一、北二了,北三、北四都烧干净了!”
小王爷走到那书生跟前,扇子点了点桌面:“哦,还有你现在站着的素香楼,整条东街,谁也别想好。
再说了,北三胡同就没安排好撤退的路线吗?人家进退有度。
真真是站直了说话不腰疼,救火时没见你,这会儿瞎指挥!”
两人一唱一和,把那书生的脸说成了锅底炭。
第118章 什么仇
书生的胸口不住起伏,他刚才的一席话,显然已经让大堂里的几位听客动摇了,只要再多说上几句,认同他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
一如之前杨昔豫被赶出北三胡同一样,人心的风向是会慢慢变化的。
只要引导得当,就不缺附和的声音。
可书生没有想到,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两个人,几句话的工夫,让他的努力都白费了。
书生狠狠瞪着小王爷和程晋之。
这两位在京城颇为出名,又时常在市井走动,认得的人不少。
书生也认得,换作往常,他不敢与小王爷叫板,但这会儿被落了脸面,也就不管来人身份,哼道:“像您这样的人,还知百姓事?”
小王爷哈哈大笑:“我是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可我知道的事儿还真不少。
我还知道你呢,齐生瑞,我说啊,你别因为跟顾姑娘有仇,就在这儿败坏别人名声,颠倒是非黑白,把别人的功劳都说成了造孽啊!”
闻言,齐生瑞愕然,难以置信地看着小王爷,他只是一个书生,竟然会让小王爷认得……
这种滋味,齐生瑞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上来是喜还是愁。
大堂里的客人们见了小王爷,都屏气不敢吱声,突然听了这么几句,就耐不住性子了,彼此打着眼色交流起来。
那可是小王爷啊,总不会张口就说胡话吧?
叫出了那书生的名姓,书生也没反驳,可见没有认错人。
既如此,齐生瑞与顾姑娘有仇,恐怕也是真的。
啧啧!
难怪他阴阳怪气放马后炮,张口闭口顾姑娘不顾性命、胡乱逞强,原来是私心作祟呀!
亏他还是个读书人呢!行事不见半点光明磊落,反而如小人一般捅黑刀子!
哎,不过,有仇是什么仇啊?
莫不是这齐书生也被顾姑娘打过一顿吧?
众人好奇极了,挤眉弄眼一通,最后齐齐看向茶博士:素香楼号称全城酒楼茶馆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你们快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
府衙的衙役和师爷来了,挨家挨户统计状况,杨昔豫顺着杆子下,没有再继续堵路,钻进马车离开了。
黄阿婆不擅应付衙门,叫了儿子出来,自个儿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去休息了。
这一出,自然也添进了茶博士们的说辞里。
京城多少年没有受过这么大的灾情了,茶博士们张口一说,就是各种故事。
有细细讲解火情的,有讲遇难的百姓生平的,也有讲昨夜救火冲在最前面的小公爷,和不辞辛苦的各位大夫的。
也讲到了北三胡同,顾姑娘拦下要逃难的邻居,几句话激起众人血性,整条胡同投入救灾。
素香楼里最热闹。
有客人听得热血沸腾,连声夸赞顾姑娘临危不惧、巾帼不让须眉,引的众人连声附和。
可在一片附和声中,另有一书生阴沉着脸,骂了句:“无知小儿。”
“你说什么?”
书生站起身,高声道:“都道是水火无情,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安然无恙才是最要紧的。
原本胡同里百姓都要避难去,顾姑娘一意孤行拦下了,这亏得是灭了火,万一没灭呢?那么多邻里性命,岂不是毁在她一张嘴上?
要是北三胡同一并烧了,你们还会在这里夸什么巾帼不让须眉?
分明是头发长见识短,逞一时威风,枉顾性命!”
书生说得慷慨激昂,几句话下去,大堂里霎时间静默下来。
隔了会儿,才有人梗着脖子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书生嘿嘿笑:“明知继母身体有恙,却拒绝回侍郎府静养,顾姑娘真是良善人啊!”
此话讥讽之意满溢。
见大堂里的客人都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书生得意极了,正欲再说些什么,却听见楼梯上传来几声鼓掌声。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
二楼下来的两人皆是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一看就是簪缨子弟。
那是小王爷孙恪和程晋之。
小王爷鼓了掌,抽出腰间折扇啪的打开,似笑非笑道:“高见,真是高见!原来在你眼中,逢难时不图救援,反而如鸟兽散逃跑才是正途?”
程晋之一脸不忿,道:“昨夜火情,原本只是北一胡同一户人家做白事起火,只要救得及时妥当,根本不会酿成大祸。
可那家人不止没有救火,也没有叫醒左右邻居,反而一溜烟跑了,这才耽误灾情,以至于死伤数十人,损屋损财无数。
大火烧起,最初反应过来的胡同百姓奋力救火,坚持到城防营和府衙抵达,附近胡同的邻居连夜赶来救助,才能渐渐控制火情。
若无这些勇敢的百姓,若无像顾姑娘那样在众人犹豫迟疑时提点一句的领头人,别说北一、北二了,北三、北四都烧干净了!”
小王爷走到那书生跟前,扇子点了点桌面:“哦,还有你现在站着的素香楼,整条东街,谁也别想好。
再说了,北三胡同就没安排好撤退的路线吗?人家进退有度。
真真是站直了说话不腰疼,救火时没见你,这会儿瞎指挥!”
两人一唱一和,把那书生的脸说成了锅底炭。
第118章 什么仇
书生的胸口不住起伏,他刚才的一席话,显然已经让大堂里的几位听客动摇了,只要再多说上几句,认同他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
一如之前杨昔豫被赶出北三胡同一样,人心的风向是会慢慢变化的。
只要引导得当,就不缺附和的声音。
可书生没有想到,突然之间就冒出来了两个人,几句话的工夫,让他的努力都白费了。
书生狠狠瞪着小王爷和程晋之。
这两位在京城颇为出名,又时常在市井走动,认得的人不少。
书生也认得,换作往常,他不敢与小王爷叫板,但这会儿被落了脸面,也就不管来人身份,哼道:“像您这样的人,还知百姓事?”
小王爷哈哈大笑:“我是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可我知道的事儿还真不少。
我还知道你呢,齐生瑞,我说啊,你别因为跟顾姑娘有仇,就在这儿败坏别人名声,颠倒是非黑白,把别人的功劳都说成了造孽啊!”
闻言,齐生瑞愕然,难以置信地看着小王爷,他只是一个书生,竟然会让小王爷认得……
这种滋味,齐生瑞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上来是喜还是愁。
大堂里的客人们见了小王爷,都屏气不敢吱声,突然听了这么几句,就耐不住性子了,彼此打着眼色交流起来。
那可是小王爷啊,总不会张口就说胡话吧?
叫出了那书生的名姓,书生也没反驳,可见没有认错人。
既如此,齐生瑞与顾姑娘有仇,恐怕也是真的。
啧啧!
难怪他阴阳怪气放马后炮,张口闭口顾姑娘不顾性命、胡乱逞强,原来是私心作祟呀!
亏他还是个读书人呢!行事不见半点光明磊落,反而如小人一般捅黑刀子!
哎,不过,有仇是什么仇啊?
莫不是这齐书生也被顾姑娘打过一顿吧?
众人好奇极了,挤眉弄眼一通,最后齐齐看向茶博士:素香楼号称全城酒楼茶馆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你们快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