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点都不讨厌他。”
    “如果我们不是人质,只是他的人,我一定请求多住些日子。”
    清愁躺在草地上,口里衔着一根狗尾巴草,明亮的阳光照在她微眯的眼睛上,长长的睫毛像是渡了一层柔软的金色。
    我静静地听着,知道君长秋并没有我以为的狠毒。
    她转过头来,鼻尖处渗出几颗小汗珠。她拿手遮住了部分阳光,神气十足的大眼睛在阴影下扑闪扑闪,道,“这么多天了,不管是慕椋哥哥,还是姐姐说的苏煜,都没有来。姐姐,我们还能活着出去吗?”
    活着比出去应该要容易些吧,我想。
    “就算杀了我们,君长秋还是什么也得不到。不管怎样,姐姐都不会扔下你一个人的。”
    清愁甜甜地笑了。
    接连半个月,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重山的消息。君长秋把我们困在这山水之中,让我们日复一日地煎熬地猜测,忧虑自己的命运。时光走得太慢,我等到他的现身,像是等了几十年。
    他再次出现的时候,我像神一样把他请进了屋。
    “刚打完一场仗。”他开口便道,背影显得神秘而高傲。
    “和谁?”清愁立马追问。
    他便瞥了我一眼,道,“你呢,想知道吗?”
    我便道,“这不就是你今天来这儿的目的么。我想不想知道,你都会说的。”
    这半个月,我和清愁在吾静湖几乎与世隔绝,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概不知。
    赵国出战了,对战的是谁呢?是义军吗?
    万万没有想到,只听他道,“围了我邯郸近一个月的韩军,今日撤退了。”
    我这才感觉到他今日与寻常不一样,少了几分散漫,多了几分严肃。
    完全始料未及,慕椋的虚张声势会在今日变成现实。
    那慕椋怎么样了,冷汗悄悄从我的手心冒出来。
    “伤亡,重吗?”
    我小心翼翼地问。
    “为了防御外敌,我赵国三千男儿,永远留在了沙场。”他的声音如秋风般冷冽,“韩军伤亡,是我三倍。”
    依赵国目前的实力,这是大胜。
    他的话里并没有丝毫得意之情。偷偷瞥那张脸,仍然是超乎常人的严峻。
    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深切的沉痛,为所有再也回不来的人。
    清愁又急又怕,怯生生地追问,“那,慕椋哥哥,他,他也在韩营吗?”
    君长秋淡淡回道,“除了他,你们就不关心其他人么?”
    他似是质问一般地觑我了一眼,仿佛看不惯我们对慕椋的担心,又仿佛只是看不起我想知道又不敢问一个字的百般纠结和懦弱。
    明明是在挖苦我,面上却是若无其事的。
    我虽生着气,但是他的确提醒了我。赵韩开战,而韩撤军,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慕椋和苏煜都失去了和君长秋谈判的资本。
    我弱弱试探道,“那,苏煜应该回颍汌了吧?”
    大战既起,必是重山不肯答应君长秋的要求了。
    君长秋便道,“他原是韩人,你不知道么?这次邯郸之围,义军未直接参战,是苏煜和魏国,韩国暗中联络,他在这其中的功劳着实不小。”
    我明白了,仍担心道,“那你能告诉我,他和慕椋现在何处?”
    “韩军败了之后,他们就消失了。不知是逃回魏国了,还是潜回了邯郸城内。”
    “你比我了解他们,你觉得他们会去哪里?”
    他骤然锁起了眉头,一双眼睛如猎鹰一般地紧盯着我,语气诚恳却强硬,在我看来,有些咄咄逼人,
    我一时赌气嚷道,“仗是你打的,人是你跟丢的,问我做什么?我即便知道,也不能告诉你。”
    “我也没有非要你交代什么,不知道便算了吧。”他瞬间好声好气的,好像刚才故意和我开了个玩笑。他转而又对清愁道,“我有几句话和你姐姐单独说,清愁先出去可好?”
    清愁为难地看着我,向我摇头。
    我犹疑了一阵,君长秋现在握着我倆的性命,还是不要轻易违背他才好,便下决心劝道,“没事。”
    清愁只好照做,却冲君长秋道,“你不会欺负我姐姐吧?”
    君长秋望着我笑道,“这个世界上,我唯独舍不得欺负的人,便是你姐姐。”
    清愁笑道,“好吧,我信你便是了。”
    “我走了!”她轻快地闪了出去。
    我被君长秋方才那一席话吓得不敢转身,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谁知他已悄悄踱步到我身后,轻声道,“你生气了?”
    “没有。”我强作镇定,内心紧张不已,淡淡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实在不想跟你玩什么猫捉老鼠的游戏。”
    他便道,“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话么?”
    “你说了很多,是哪一句?”
    “我说,如果赵重山舍弃了你,这里,就是你的新家。”君长秋顿了顿,道,“如今看来,他真的不会来了。这是,他遣人送来的。”
    他突然变得很严肃,我见他从怀里默默掏出一张纸来,递给我时犹疑不定。
    “重山?”那一刻,我心中莫名惊恐。我极不情愿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打开一看,便觉有一记重捶狠狠地砸上了我的心口,那两个大大的如妖孽一般的黑字,念作“休书”。
    “......奈两心不同,难归一意。故会及诸亲,以求一别......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是他的印章,没错。
    “一别两宽,”我眼中豆大的泪珠瞬间簌簌扑落下来,一颗颗全都打在这纸上,将那几个字晕染成花。
    “清华,”君长秋忽然上前来,作势要拥抱我。
    我及时怒瞪他一眼,哭道,“退下。”
    他便待在原地,凄惨地望着我。
    其实并不是不能接受,只是来得太突然,感觉被命运无情地戏弄了一把。我实在没有想到我和重山会是这样的结局。这些天,我还是存着一丝希望的,我还是想要保全自己,保全清愁,回到我的家。
    我讨厌这样的变数,讨厌所有让我措手不及的“惊喜”。
    他竟直接舍弃我了?
    我苦苦煎熬等待的,是一纸休书。
    我来不及擦眼泪,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吧。我不必丢掉性命,他也不必失去城池。
    两全其美。
    各生欢喜。谁欢,谁喜?
    我喃喃自语,世间之事,总是这么可笑么?我或许并没有十分爱他,可我留恋做他的妻子。
    “事已至此,你打算,怎么办?”对面的他又开口了。
    “我想离开这儿,可你会放我走吗?”我淡淡地,有气无力。似乎厌倦了和他之间的一切试探和莫名培养起来的好友般的言辞往来。
    “对不起。”
    我抬起头来,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人现在竟然低声下气地,向我道歉。不仅他的声音,就连那一身锋芒,尽皆敛去。
    他究竟想怎样啊?如果你是刽子手,就不应该对刀下的死囚说什么一路走好,最好一句话都不要说。他即将一无所有了,还会需要你的同情和怜悯吗?道歉就更不必了啊!
    我不禁冷笑道,“省去这些煞费苦心的歉意和安慰好么,留着你的仁慈的面孔,去面对你的子民吧,长秋殿下。”
    “我累了。你想怎么样,都随你,要杀要剐,也随你。如果你还有丁点良知和人性,放过我妹妹吧,她是无辜的。”
    我以为他会发怒,然而他比我更加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我并不后悔把你抓来,但是我为让你接受这个残酷的结果而感到抱歉。”
    “也许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三年前你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现在,我只想让你重新选一次。”
    我懒懒打量了他一眼,打断道,“这一切与你何干?”
    “连清愁都知道,我喜欢你。你应该早就明白我对你的心意吧。”他回道,一脸认真而期待的模样。
    藏于我心中长久的疑虑终于明朗了,但我还是又羞又气,“那又如何!你也该明白我是不可能答应你的!”
    他却道,“我没要你现在就答应我。”
    “我可以等。”他进而表白道。
    “君长秋!”我一声怒吼,气得眼泪直掉,“现在这种时候,你还要戏弄我么?”
    “我喜欢你!”他亦大声道,“君无戏言!”
    “我,”我扬起手来,准备打他,却被他一把抓住。力量悬殊,我半点也挣扎不动。
    “嘘,小声点!”他居然嗔笑道,“好歹我是一国之主,要是被人听见你直呼我的名讳,岂不是太没面子?万一他们叫我治你的罪,岂不又让我为难?”
    我简直恨得咬牙切齿。
    僵持了一会儿,他咧嘴一笑,神神秘秘地附在我耳边,轻声道,“你要是不想和我生分,可叫我的小名,阿元。”
    好熟悉的名字。
    我喃喃念着,“阿元,阿元,”然而脑海中悄悄浮现出一张稚嫩孱弱的孩子面庞,耳边仿佛又听见他乖巧的娃娃音。
    我狐疑而惊愕地回头,只见他笑得坦荡而激动。
    方才因休书而跌到谷底又因他轻言调戏而感到耻辱的心,现在被全然抛诸脑后了。
    小阿元?
    我心里一哆嗦,瞠目结舌,“你,你,”
    “我给你吹首曲子吧。吹得不好,不过,你先听听看吧。”他从容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支墨绿的玉笛出来,熟练地放在唇边。
    这支玉笛不仅颜色独特,无一丝杂质,而且是上古遗物,只有五孔,上头还挂着一个五彩蝴蝶穗子。
    我认出这个穗子,也认出这支玉笛。
    它曾是我的心爱之物,很久以前,我把它送给了一个叫阿元的男孩子,并教他吹了我最喜欢的《清平调》。
    “可还有长进?”
    一曲完毕,他道。
    --

章节目录

念念清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看的书只为原作者安鹿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鹿心并收藏念念清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