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以前,江星列这次的欢喜显然要克制许多,沈绵道,“我怎么瞧你,好像还不高兴我回来似的。”
江星列虽然思念沈绵,但确实不太想让她回来,道,“本想着中秋再过去接你的。”
沈绵靠在江星列怀里,道,“我想你了,再说总住在青云寺,也不成体统。”
“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在咱们家,你就是体统,”江星列道,“等过完中秋,接着住到青云寺去。”
沈绵闻言,道,“难道齐王一日不走,我就要留在青云寺不回来吗。”
江星列还真有这个想法,他凑到沈绵耳边,低声道,“齐王这次回来,悄悄带了他手下的精兵,我怕盛京不安全。”
齐王这次回来,所图不小。
东宫同样没有客气,双方的角力,在皇帝允许齐王回京那一日就开始了。
太子几次出手,都没有把齐王的命留在进京的路上,东宫之中,给饭食试药的宫人也不知道倒下多少。
总之这一回,谁都没有客气。
这些日子,齐王没少利诱江星列,江星列只当做看不懂,他担心齐王利诱不成,便要威逼,沈绵恐怕会遇到危险。
不是江星列心眼小,确实是因为,静国公府为谁效力,都是一把利刃。
静国公府有百年的财富,有人脉,江星列有皇帝的恩宠和信任,所有这些,都值得冒险。
沈绵握着他的手,道,“?我不是要故意给你添麻烦,只是青云寺也不见得安全,我已然遇到齐王妃了,她提前太后在行宫的旧事,显然是在威胁我,我只怕在青云寺,还不如在静国公府,在你身边。”
江星列听了这话,半晌道,“也对,倒是我糊涂了,你总不可能躲到没人的地方去。”
沈绵见他如此,不免心疼,安慰他道,“你别这样惶恐,家里有父亲母亲,盛京天子脚下,难道他齐王还敢到咱们家绑走我们一家人来不成。”
江星列颔首,“我定会保护好你们。”
两人回到静国公府,一起吃过午饭,江星列又匆匆离开。
与此同时,于太后宫中。
于贵妃正在给奄奄一息的于太后喂药,自从儿子离开,于贵妃便一改往日的张扬霸道,变得沉默起来,?一心侍奉于太后。
江星列和沈绵只猜对了一半,于太后一开始确实只是寻常病痛,但见了齐王之后,便已经药石无医了。
第455章 天家母子
宫中,皇帝来看望太后,于贵妃看见皇帝过来,赶紧起身,“妾身参见陛下。”
皇帝朝她摆手,道,“你也歇歇,这样苦熬着,?自己受不住。”
于贵妃的岁数也不小了,但一听这话,就掩面哭泣起来,“陛下,若是姑母这一回不能好,妾身也不想活了。”
皇帝蹙眉道,“都是当祖母的人,说什么胡话呢?”
于贵妃却摇头,茫然道,“妾身也知道当初是自己做了糊涂事情,心中后悔,这些年跟着姑母吃斋念佛,有姑母作伴,妾身心中安稳,若无姑母,妾身连个作伴的人都没有,二郎和琰哥儿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妾身日后还有什么指望。”
说完,于贵妃拿帕子擦了擦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叫人把太后的药端走,给皇帝端了杯茶。
皇帝闻言,笑道,“朕又有几年好活,你害怕自己还等不到和二郎团聚的日子吗。”
若是齐王没有那样的雄心,皇帝死后,于贵妃也可以跟着他去封地颐养天年。
于贵妃的脸当即变得惨白,赶紧跪在皇帝面前,焦急道,“陛下说什么呢,您身体一向康健,断断不能如此说话,让姑母听见,岂不是要伤心,再者说了,妾身从入宫那一日开始,就从没想过要离开这座皇宫,妾身会一直陪伴您的。”
皇帝弯下腰,将于贵妃扶起来,只道,“你日后是去是留,还得看二郎的。”
于贵妃心想,她一定会留下来的。
她的儿子这些年虽然去了封地,但在盛京和地方的势力,他们于家从未松懈半分,就凭太子那软弱不堪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她的二郎的对手。
她仰头看着皇帝,柔声道,“陛下,妾身是去是留,全得看您。”
两人说着话,榻上传来于太后的呻吟声。
皇帝赶紧走到榻前,握着于太后的手,道,“母后,母后,您醒了?”
于太后费力地睁开眼睛,模模糊糊地看见皇帝,先咳嗽了几声,然后道,“是皇帝啊,你怎么过来了。”
皇帝低声道,“母后,儿臣过来看看您,您好些了吗?”
于太后费力地挤出笑容,握紧皇帝的手,道,“好多了,看见你和孩子们,我就什么都好了。”
在皇帝还年轻的时候,于太后也曾在朝中呼风唤雨,?那时候他们的母子关系剑拔弩张,皇帝不甘心被自己的母亲控制。
后来皇帝彻底掌握了权柄,于太后只能在宫中颐养天年,她的心思又放在于家和齐王身上,和皇帝的关系也越发寡淡。
现在躺在病床上,太后看着自己已经苍老的?儿子,心中便生出许多不舍来。
“吾儿,是不是瘦了,怎么看着气色不太好。”于太后眯起眼睛说道。
皇帝心中一软,道,“不曾,只是近日国事繁忙。”
于太后便道,“嗨,国事繁忙,你有空闲,还不好好休息,我这个糟老婆子,哪里还值得你特地过来看望。”
--
江星列虽然思念沈绵,但确实不太想让她回来,道,“本想着中秋再过去接你的。”
沈绵靠在江星列怀里,道,“我想你了,再说总住在青云寺,也不成体统。”
“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在咱们家,你就是体统,”江星列道,“等过完中秋,接着住到青云寺去。”
沈绵闻言,道,“难道齐王一日不走,我就要留在青云寺不回来吗。”
江星列还真有这个想法,他凑到沈绵耳边,低声道,“齐王这次回来,悄悄带了他手下的精兵,我怕盛京不安全。”
齐王这次回来,所图不小。
东宫同样没有客气,双方的角力,在皇帝允许齐王回京那一日就开始了。
太子几次出手,都没有把齐王的命留在进京的路上,东宫之中,给饭食试药的宫人也不知道倒下多少。
总之这一回,谁都没有客气。
这些日子,齐王没少利诱江星列,江星列只当做看不懂,他担心齐王利诱不成,便要威逼,沈绵恐怕会遇到危险。
不是江星列心眼小,确实是因为,静国公府为谁效力,都是一把利刃。
静国公府有百年的财富,有人脉,江星列有皇帝的恩宠和信任,所有这些,都值得冒险。
沈绵握着他的手,道,“?我不是要故意给你添麻烦,只是青云寺也不见得安全,我已然遇到齐王妃了,她提前太后在行宫的旧事,显然是在威胁我,我只怕在青云寺,还不如在静国公府,在你身边。”
江星列听了这话,半晌道,“也对,倒是我糊涂了,你总不可能躲到没人的地方去。”
沈绵见他如此,不免心疼,安慰他道,“你别这样惶恐,家里有父亲母亲,盛京天子脚下,难道他齐王还敢到咱们家绑走我们一家人来不成。”
江星列颔首,“我定会保护好你们。”
两人回到静国公府,一起吃过午饭,江星列又匆匆离开。
与此同时,于太后宫中。
于贵妃正在给奄奄一息的于太后喂药,自从儿子离开,于贵妃便一改往日的张扬霸道,变得沉默起来,?一心侍奉于太后。
江星列和沈绵只猜对了一半,于太后一开始确实只是寻常病痛,但见了齐王之后,便已经药石无医了。
第455章 天家母子
宫中,皇帝来看望太后,于贵妃看见皇帝过来,赶紧起身,“妾身参见陛下。”
皇帝朝她摆手,道,“你也歇歇,这样苦熬着,?自己受不住。”
于贵妃的岁数也不小了,但一听这话,就掩面哭泣起来,“陛下,若是姑母这一回不能好,妾身也不想活了。”
皇帝蹙眉道,“都是当祖母的人,说什么胡话呢?”
于贵妃却摇头,茫然道,“妾身也知道当初是自己做了糊涂事情,心中后悔,这些年跟着姑母吃斋念佛,有姑母作伴,妾身心中安稳,若无姑母,妾身连个作伴的人都没有,二郎和琰哥儿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妾身日后还有什么指望。”
说完,于贵妃拿帕子擦了擦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叫人把太后的药端走,给皇帝端了杯茶。
皇帝闻言,笑道,“朕又有几年好活,你害怕自己还等不到和二郎团聚的日子吗。”
若是齐王没有那样的雄心,皇帝死后,于贵妃也可以跟着他去封地颐养天年。
于贵妃的脸当即变得惨白,赶紧跪在皇帝面前,焦急道,“陛下说什么呢,您身体一向康健,断断不能如此说话,让姑母听见,岂不是要伤心,再者说了,妾身从入宫那一日开始,就从没想过要离开这座皇宫,妾身会一直陪伴您的。”
皇帝弯下腰,将于贵妃扶起来,只道,“你日后是去是留,还得看二郎的。”
于贵妃心想,她一定会留下来的。
她的儿子这些年虽然去了封地,但在盛京和地方的势力,他们于家从未松懈半分,就凭太子那软弱不堪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她的二郎的对手。
她仰头看着皇帝,柔声道,“陛下,妾身是去是留,全得看您。”
两人说着话,榻上传来于太后的呻吟声。
皇帝赶紧走到榻前,握着于太后的手,道,“母后,母后,您醒了?”
于太后费力地睁开眼睛,模模糊糊地看见皇帝,先咳嗽了几声,然后道,“是皇帝啊,你怎么过来了。”
皇帝低声道,“母后,儿臣过来看看您,您好些了吗?”
于太后费力地挤出笑容,握紧皇帝的手,道,“好多了,看见你和孩子们,我就什么都好了。”
在皇帝还年轻的时候,于太后也曾在朝中呼风唤雨,?那时候他们的母子关系剑拔弩张,皇帝不甘心被自己的母亲控制。
后来皇帝彻底掌握了权柄,于太后只能在宫中颐养天年,她的心思又放在于家和齐王身上,和皇帝的关系也越发寡淡。
现在躺在病床上,太后看着自己已经苍老的?儿子,心中便生出许多不舍来。
“吾儿,是不是瘦了,怎么看着气色不太好。”于太后眯起眼睛说道。
皇帝心中一软,道,“不曾,只是近日国事繁忙。”
于太后便道,“嗨,国事繁忙,你有空闲,还不好好休息,我这个糟老婆子,哪里还值得你特地过来看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