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贵妃正要反驳,太后打断了两人的争执,道,“行了,前朝设宴为皇帝贺寿,你们二人招待好女眷们才是正经,别落了皇家的面子。”
于太后看着这个侄女,心中直叹气,自己一直保护她,才让她养成了这副沉不住气的性子,自己病了两年,于家就江河日下,家主被迫辞官回乡,还没了一个侄孙。
好在齐王是个争气的孩子,没让他母亲拖累了。只是瞧瞧这盛京里上得了台面的世家,都是和东宫一方交好的,连深得皇帝之心的沈家,也和东宫绑在了一起。
皇后的两个孩子,太子看似中庸,实则心有成算;明仪更是个能拉拢人心的,于贵妃在教孩子这方面,确实是不成的。
还是沈绮,她一个侧妃,比齐王的正妃都要厉害许多。一个周瑾,一个毛孩子,自己躺了两年,太子妃杨氏都死了,于贵妃竟然还让他活着,真是愚钝不堪。
太后越想越觉得无力,这是自己侥幸能够清醒过来,要是自己断了气,于家怕是立时就要崩塌,齐王就连一点后盾都没有了。
日后如何,真是要从长计议啊。
太子占据东宫稳若磐石,又谨慎非常,从不犯错,想将他拉下来,该是何等的艰难。
于太后扶着额头,直觉得额角一阵一阵地抽疼。
沈绵看见姐姐安好,也放心许多,心想,一会一定找个空闲,去跟姐姐说话,出嫁就是这样,见上一面真不容易。
前殿里,正是热闹的时候。
大燕送来的舞姬正在跳舞,皇帝心情大好,几杯酒下肚,立刻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
太子对江星列说道,“瞧陛下这样,十个月后我怕是要再添几个弟弟妹妹了。”
江星列小声回道,“那殿下真是有福气了。”
皇帝正巧侧过脸来,看见两人凑在一起说话,笑道,“你们两个小子是不是悄悄编排朕呢?”
太子笑道,“父皇明鉴,星列方才是说,您还能给六皇弟再添两个弟弟妹妹呢。”
皇帝听了这话,倒是挺高兴的,对江星列说道,“你这小子,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这些话了。”
江星列想把太子按倒揍一顿,只是他不能,只能说道,“臣,肺腑之言,陛下万年。”
皇帝摆手,笑道,“你这孩子今年终于成婚了,年纪轻轻的,最好是三年抱俩,早日有了嫡子,日后老六也有了玩伴。”
江星列举起酒杯,“臣谢陛下吉言。”
皇帝也举起酒杯,满足地喝了一口。
江星列放下酒杯,他和绵绵的孩子还没有影儿呢,这父子俩,一个惦记他女儿,一个惦记他儿子,可真是厉害了。
李明章看向太子,又看着对面的齐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皇帝看着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但李明章觉得,齐王想要把太子拉下马,恐怕不容易。
据说这回可能联姻的明真公主,是养在齐王之母于贵妃膝下的,那对他有什么好处。
太子和齐王,只能两存其一。
他要是娶明真公主,那不免就成了齐王的助力,那位明仪公主着实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不想招惹,回头让大臣去商议一下,还是娶个跟两边都没关系的公主最好。
江星列把酒壶推到太子面前,道,“殿下怕不是日子过的太好了。”
太子笑道,“是啊,最近挺好。”
江星列心想,没把酒壶砸到太子脸上,都是他教养好了。
第224章 嘉嫔娘娘
沈绵小口小口地吃着点心,还好她是吃饱了才进宫的,宫宴上根本就不能吃太多,尤其是女子,吃多了必定是要被人笑话的。?
歌舞升平自是热闹,沈绵也时不时跟身旁的夫人交谈两句,倒是一派和气。
于太后两年没露面,正在和几位老夫人说话,想探一探各家的底细,看看京中的局势到底如何。
皇后怀里是满月的六皇子,嘉嫔头上戴着抹额,也在皇后身边坐着。
她毕竟年轻,生孩子十分顺利,人还有些丰腴,但已经恢复了原来的鲜妍模样。
“妾身这些日子,真是要多谢娘娘照料了,有您的吩咐,嬷嬷奶娘没人敢怠慢,妾身和皇儿,都记着娘娘的恩情呢。”嘉嫔笑得跟花儿似的。
皇后笑道,“?就你会说话,本宫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都是陛下再三吩咐他们的,你回头好好谢谢陛下才是。”
“娘娘说的是,?”嘉嫔点头,又问,“娘娘,陛下什么时候给妾身升位分呢,他明明说等妾身生了孩子,就给妾身升位分的,陛下是不是忘了。”
贤妃神情古怪,她在后宫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嘉嫔这样的,什么话都敢说。
贤妃但还是笑道,“妹妹?急什么,陛下最疼你,还能委屈了你不成。”
嘉嫔在儿子脸上戳了一下,道,“我这不是担心陛下忘了吗,有了儿子就不管妾身了。”
贤妃忙道,“小孩子的脸可不能这么戳着,一个不好,要流口水的。”
嘉嫔赶紧把手收回来,讪笑道,“妾身不知道。”
贤妃知道嘉嫔是个没心没肺的性子,道,“?日后小心些就是,不知道的问问嬷嬷就是,刚生了孩子,难免手忙脚乱的。”
皇后把襁褓交给奶娘,道,“快八月了,夜里到底凉,嘉嫔,你和六皇子一起回家吧。”
--
于太后看着这个侄女,心中直叹气,自己一直保护她,才让她养成了这副沉不住气的性子,自己病了两年,于家就江河日下,家主被迫辞官回乡,还没了一个侄孙。
好在齐王是个争气的孩子,没让他母亲拖累了。只是瞧瞧这盛京里上得了台面的世家,都是和东宫一方交好的,连深得皇帝之心的沈家,也和东宫绑在了一起。
皇后的两个孩子,太子看似中庸,实则心有成算;明仪更是个能拉拢人心的,于贵妃在教孩子这方面,确实是不成的。
还是沈绮,她一个侧妃,比齐王的正妃都要厉害许多。一个周瑾,一个毛孩子,自己躺了两年,太子妃杨氏都死了,于贵妃竟然还让他活着,真是愚钝不堪。
太后越想越觉得无力,这是自己侥幸能够清醒过来,要是自己断了气,于家怕是立时就要崩塌,齐王就连一点后盾都没有了。
日后如何,真是要从长计议啊。
太子占据东宫稳若磐石,又谨慎非常,从不犯错,想将他拉下来,该是何等的艰难。
于太后扶着额头,直觉得额角一阵一阵地抽疼。
沈绵看见姐姐安好,也放心许多,心想,一会一定找个空闲,去跟姐姐说话,出嫁就是这样,见上一面真不容易。
前殿里,正是热闹的时候。
大燕送来的舞姬正在跳舞,皇帝心情大好,几杯酒下肚,立刻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
太子对江星列说道,“瞧陛下这样,十个月后我怕是要再添几个弟弟妹妹了。”
江星列小声回道,“那殿下真是有福气了。”
皇帝正巧侧过脸来,看见两人凑在一起说话,笑道,“你们两个小子是不是悄悄编排朕呢?”
太子笑道,“父皇明鉴,星列方才是说,您还能给六皇弟再添两个弟弟妹妹呢。”
皇帝听了这话,倒是挺高兴的,对江星列说道,“你这小子,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这些话了。”
江星列想把太子按倒揍一顿,只是他不能,只能说道,“臣,肺腑之言,陛下万年。”
皇帝摆手,笑道,“你这孩子今年终于成婚了,年纪轻轻的,最好是三年抱俩,早日有了嫡子,日后老六也有了玩伴。”
江星列举起酒杯,“臣谢陛下吉言。”
皇帝也举起酒杯,满足地喝了一口。
江星列放下酒杯,他和绵绵的孩子还没有影儿呢,这父子俩,一个惦记他女儿,一个惦记他儿子,可真是厉害了。
李明章看向太子,又看着对面的齐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皇帝看着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但李明章觉得,齐王想要把太子拉下马,恐怕不容易。
据说这回可能联姻的明真公主,是养在齐王之母于贵妃膝下的,那对他有什么好处。
太子和齐王,只能两存其一。
他要是娶明真公主,那不免就成了齐王的助力,那位明仪公主着实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不想招惹,回头让大臣去商议一下,还是娶个跟两边都没关系的公主最好。
江星列把酒壶推到太子面前,道,“殿下怕不是日子过的太好了。”
太子笑道,“是啊,最近挺好。”
江星列心想,没把酒壶砸到太子脸上,都是他教养好了。
第224章 嘉嫔娘娘
沈绵小口小口地吃着点心,还好她是吃饱了才进宫的,宫宴上根本就不能吃太多,尤其是女子,吃多了必定是要被人笑话的。?
歌舞升平自是热闹,沈绵也时不时跟身旁的夫人交谈两句,倒是一派和气。
于太后两年没露面,正在和几位老夫人说话,想探一探各家的底细,看看京中的局势到底如何。
皇后怀里是满月的六皇子,嘉嫔头上戴着抹额,也在皇后身边坐着。
她毕竟年轻,生孩子十分顺利,人还有些丰腴,但已经恢复了原来的鲜妍模样。
“妾身这些日子,真是要多谢娘娘照料了,有您的吩咐,嬷嬷奶娘没人敢怠慢,妾身和皇儿,都记着娘娘的恩情呢。”嘉嫔笑得跟花儿似的。
皇后笑道,“?就你会说话,本宫只是做了分内之事,都是陛下再三吩咐他们的,你回头好好谢谢陛下才是。”
“娘娘说的是,?”嘉嫔点头,又问,“娘娘,陛下什么时候给妾身升位分呢,他明明说等妾身生了孩子,就给妾身升位分的,陛下是不是忘了。”
贤妃神情古怪,她在后宫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嘉嫔这样的,什么话都敢说。
贤妃但还是笑道,“妹妹?急什么,陛下最疼你,还能委屈了你不成。”
嘉嫔在儿子脸上戳了一下,道,“我这不是担心陛下忘了吗,有了儿子就不管妾身了。”
贤妃忙道,“小孩子的脸可不能这么戳着,一个不好,要流口水的。”
嘉嫔赶紧把手收回来,讪笑道,“妾身不知道。”
贤妃知道嘉嫔是个没心没肺的性子,道,“?日后小心些就是,不知道的问问嬷嬷就是,刚生了孩子,难免手忙脚乱的。”
皇后把襁褓交给奶娘,道,“快八月了,夜里到底凉,嘉嫔,你和六皇子一起回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