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明仪公主和王灵瑶几个人在一旁说着话,屋子里并不安静,有了分心的事情,沈绵一时也哭不起来。
两人就这样怀着各自的心情,终于相隔只剩下一段路,从沈家的正门,到沈绵的闺房。
外面想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门外,小丫鬟说道,“来了,来了,新郎到门口了,咱们二郎君带人守着门呢。”
沈绵听见这话,抓着明仪公主的手,“来了,这么快啊。”
“快什么,时辰不早了。”王灵瑶道。
沈绮道,“发冠呢,发冠戴上。”
“现在就戴,“沈绵看着那个十几斤的发冠,“到了门口再说吧。”
“马上就到了,拦不了多久的,”何娴宁道,“你这发冠戴上去挺麻烦的,一会叫人给你扶着。”
沈绵听了笑起来,“叫人扶着我的头吗?”
王灵瑶一听,也跟着笑起来,“来来来,我帮你扶着。”
一群人笑闹成一团,帮沈绵戴上了发冠。
大门口,沈瑞身为探花郎,自然是要文斗的,只是他不考诗词歌赋,别出心裁,考的是历代的名家画作。
本以为这是另辟蹊径,没想到正中江星列下怀,前面四个问题,他全都说对了。
还有最后一个,沈瑞道,“前朝的月山先生最好的画是那一幅?”
江星列终于皱起了眉头,他送给你沈绵的画册上应该有这个问题,他好像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巫山秋月图》。”文淼提醒道。
沈瑞的嘴角勾起一点点弧度,一般人是注意不到这一点的,但江星列是谁,自小就在宫中,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最会的就是察言观色,沈瑞这样,肯定是答案不对。
“是《锦州谱》,”江星列道,“这是月山在锦州时画的风俗人情图,他在题词里说‘人间烟火,更胜秋月’。”
沈瑞听得,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高声对众人说,“我妹妹擅长丹青,天资不凡,因此我以此为题,可见世子也是爱画之人,与我妹妹十分投缘,开门。”
旁边不少人都想,这是何等的喜爱啊,为她如此大费周章,连书画上这样的小事都清楚。沈瑞说投缘,在旁人看来,这是煞费苦心。
江星列朝沈瑞一礼,然后一群人呼啦啦冲进了沈家大门,江星列被人群簇拥着往前走。
沈瑞心中感叹,江星列如此费心,确实难得,妹妹嫁他,也算值得。
他没拦住这一关,剩下的就要看大哥了。
沈瓒守在妹妹的院子门口,他是武将,又生的身材高大,左边眉骨上一道伤疤,让一张俊秀的脸平添几分寒意。
第180章 锦绣良缘三
“大婚之日,许多人觉得刀剑不祥,但在下觉得,刀剑并非不祥之物,刀剑除了杀戮,还背负着守护之责,江世子,对不对?”沈瓒一字一顿地对众人说。
在场确实有不少人觉得沈瓒这样不合适,大婚的日子动刀动剑的,不成体统,但他短短几句话便消解众人的不满。?
可见沈家的人能说会道,确实是天赋。
“正是如此。”江星列回答。
“我身为武将,在边关时,用刀剑守护大夏万里山河,在家中时,我以此来守护自己的家人,今日小妹出嫁,我想知道,世子的剑,是不是同我的剑一样,能够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沈瓒拔剑出鞘,气势逼人。
江星列恭敬地朝沈瓒行礼,也拔出了剑。
屋里,丫鬟来报,沈绵听得,并不像其他女眷那样惊诧。
大哥哥和二哥哥对她的用心,沈绵清清楚楚,他们恪尽兄长之责,怕是天底下都难找这样的好哥哥了。
王灵瑶羡慕得很,对明仪公主说,“我要是有你这两位哥哥的一位,我都能在婆家活的更容易更体面。”
沈绮也十分骄傲,她没有大婚之礼,没有这样的排场,但有沈瓒这样的大哥和沈瑞这个弟弟,他们两个,也是沈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理由。
这里没有像话本子里那样的绝世武功,两人的剑刃相撞,发出刺耳的声音。
江星列身为文臣,虽然有练剑学武,但没有太多时间练习,再加上今日一身华服,所以很快败下阵来。
但沈瓒并未苛责,他道,“这把剑,是送给你的。”
“多谢兄长。”江星列道。
沈瓒摇头,示意他别忙着谢,“这是警醒,一来告诉你,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二来,也是我身为兄长对妹妹的维护,我希望你看到这把剑,就要知道,沈绵并非无人保护的女子,她有两位兄长,有沈家。”
“总之一句话,别欺负她,也别辜负她,”沈瓒朝江星列拱手一礼,“我前年送她一匹幼马,答应教她学骑马,眼下这件事情,便托付给你了。”
江星列还礼,答道,“兄长托付,星列铭记于心,不会让您失望。”
周围的人听得,只觉得十分感佩,天底下竟然会有这样好的兄长吗,家里有妹妹的,纷纷觉得自愧不如。
屋里,王灵瑶拉着沈绵的手,情深意切地说,“绵绵,你哥哥缺不缺妹妹,我认他当刚干哥哥吧。”
屋里一群娘子哄堂大笑,沈绵眨眨眼睛,也大声笑起来,“不缺,有我和我姐姐就够了。”
这么一通热闹下来,江星列终于进了沈绵的院子。
--
两人就这样怀着各自的心情,终于相隔只剩下一段路,从沈家的正门,到沈绵的闺房。
外面想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门外,小丫鬟说道,“来了,来了,新郎到门口了,咱们二郎君带人守着门呢。”
沈绵听见这话,抓着明仪公主的手,“来了,这么快啊。”
“快什么,时辰不早了。”王灵瑶道。
沈绮道,“发冠呢,发冠戴上。”
“现在就戴,“沈绵看着那个十几斤的发冠,“到了门口再说吧。”
“马上就到了,拦不了多久的,”何娴宁道,“你这发冠戴上去挺麻烦的,一会叫人给你扶着。”
沈绵听了笑起来,“叫人扶着我的头吗?”
王灵瑶一听,也跟着笑起来,“来来来,我帮你扶着。”
一群人笑闹成一团,帮沈绵戴上了发冠。
大门口,沈瑞身为探花郎,自然是要文斗的,只是他不考诗词歌赋,别出心裁,考的是历代的名家画作。
本以为这是另辟蹊径,没想到正中江星列下怀,前面四个问题,他全都说对了。
还有最后一个,沈瑞道,“前朝的月山先生最好的画是那一幅?”
江星列终于皱起了眉头,他送给你沈绵的画册上应该有这个问题,他好像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巫山秋月图》。”文淼提醒道。
沈瑞的嘴角勾起一点点弧度,一般人是注意不到这一点的,但江星列是谁,自小就在宫中,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最会的就是察言观色,沈瑞这样,肯定是答案不对。
“是《锦州谱》,”江星列道,“这是月山在锦州时画的风俗人情图,他在题词里说‘人间烟火,更胜秋月’。”
沈瑞听得,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高声对众人说,“我妹妹擅长丹青,天资不凡,因此我以此为题,可见世子也是爱画之人,与我妹妹十分投缘,开门。”
旁边不少人都想,这是何等的喜爱啊,为她如此大费周章,连书画上这样的小事都清楚。沈瑞说投缘,在旁人看来,这是煞费苦心。
江星列朝沈瑞一礼,然后一群人呼啦啦冲进了沈家大门,江星列被人群簇拥着往前走。
沈瑞心中感叹,江星列如此费心,确实难得,妹妹嫁他,也算值得。
他没拦住这一关,剩下的就要看大哥了。
沈瓒守在妹妹的院子门口,他是武将,又生的身材高大,左边眉骨上一道伤疤,让一张俊秀的脸平添几分寒意。
第180章 锦绣良缘三
“大婚之日,许多人觉得刀剑不祥,但在下觉得,刀剑并非不祥之物,刀剑除了杀戮,还背负着守护之责,江世子,对不对?”沈瓒一字一顿地对众人说。
在场确实有不少人觉得沈瓒这样不合适,大婚的日子动刀动剑的,不成体统,但他短短几句话便消解众人的不满。?
可见沈家的人能说会道,确实是天赋。
“正是如此。”江星列回答。
“我身为武将,在边关时,用刀剑守护大夏万里山河,在家中时,我以此来守护自己的家人,今日小妹出嫁,我想知道,世子的剑,是不是同我的剑一样,能够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沈瓒拔剑出鞘,气势逼人。
江星列恭敬地朝沈瓒行礼,也拔出了剑。
屋里,丫鬟来报,沈绵听得,并不像其他女眷那样惊诧。
大哥哥和二哥哥对她的用心,沈绵清清楚楚,他们恪尽兄长之责,怕是天底下都难找这样的好哥哥了。
王灵瑶羡慕得很,对明仪公主说,“我要是有你这两位哥哥的一位,我都能在婆家活的更容易更体面。”
沈绮也十分骄傲,她没有大婚之礼,没有这样的排场,但有沈瓒这样的大哥和沈瑞这个弟弟,他们两个,也是沈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理由。
这里没有像话本子里那样的绝世武功,两人的剑刃相撞,发出刺耳的声音。
江星列身为文臣,虽然有练剑学武,但没有太多时间练习,再加上今日一身华服,所以很快败下阵来。
但沈瓒并未苛责,他道,“这把剑,是送给你的。”
“多谢兄长。”江星列道。
沈瓒摇头,示意他别忙着谢,“这是警醒,一来告诉你,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二来,也是我身为兄长对妹妹的维护,我希望你看到这把剑,就要知道,沈绵并非无人保护的女子,她有两位兄长,有沈家。”
“总之一句话,别欺负她,也别辜负她,”沈瓒朝江星列拱手一礼,“我前年送她一匹幼马,答应教她学骑马,眼下这件事情,便托付给你了。”
江星列还礼,答道,“兄长托付,星列铭记于心,不会让您失望。”
周围的人听得,只觉得十分感佩,天底下竟然会有这样好的兄长吗,家里有妹妹的,纷纷觉得自愧不如。
屋里,王灵瑶拉着沈绵的手,情深意切地说,“绵绵,你哥哥缺不缺妹妹,我认他当刚干哥哥吧。”
屋里一群娘子哄堂大笑,沈绵眨眨眼睛,也大声笑起来,“不缺,有我和我姐姐就够了。”
这么一通热闹下来,江星列终于进了沈绵的院子。
--